
过去几年,很多地方的幼儿园大班,直接变成了学前班,提前进入小学化。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都是按照小学的模式。6岁之前的孩子提前接受小学化的学习,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,也不利于孩子的学习生涯。因此,国 家明令禁止幼儿园大班小学化。不管叫“大班”,还是“学前班”,名称不是问题,问题是学习的方式。
误区二:幼小衔接就是学习一年级的知识
这和误区一异曲同工。很多家长担心孩子上了小学跟不上老师的节奏,提前给孩子补课,教孩子拼音、数字、写字、算数。即便孩子反感,也要强制教,因为“为你好”。

很多儿童培训机构,打着有效衔接的幌子,实际上就是提前小学化。也有一些培训班,说是开发孩子潜能,教授孩子各种知识。每个家长都不想让自家孩子落后,拼命给孩子报各种培训班,音乐、书法、绘画、国学......等等。孩子学习这些知识没问题,但这不叫幼小衔接,对孩子快速适应小学并没有多大益处。
误区四:幼小衔接不需要过多关注
很多家长认为,当年自己小时候,并没有幼小衔接,大家不是照样都能顺利过渡吗?有的孩子没有上过幼儿园直接上小学不也没事吗?因此认为,孩子幼小衔接是孩子需要自己去面对的事情,不需要过多关注。很想问一句,现在的小学一年级和过去一样吗?

幼小衔接是为了帮助孩子顺利幼升小,快速适应小学生活,为学习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。因此,真正的有效衔接,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:
- 生活自理能力。比如整理书包、喝水、如厕、穿衣、脱衣。
- 社交能力。培养孩子和同龄人的交往能力,学会交朋友,学会朋友相处之道。
- 学习能力。比如坐姿、执笔姿势、拼音识读、认识汉字、算数。给孩子启蒙,而不是要让孩子一定要学会多少知识。
- 学习习惯。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,培养对学习的兴趣。
- 规则意识。比如上课期间不能乱走、不能大声喧哗,提前让孩子了解这些规则,孩子更容易适应小学。
